《孙子兵法》三十六计详解
一、三十六计具体内容
胜战计
瞒天过海:备周则意怠,常见则不疑。阴在阳之内,不在阳之对。太阳,太阴。
围魏救赵:共敌不如分敌,敌阳不如敌阴。
借刀杀人:敌已明,友未定,引友杀敌。不自出力,以《损》推演。
以逸待劳:困敌之势,不以战。损刚益柔。
趁火打劫:敌之害大,就势取利,刚决柔也。
声东击西:敌志乱萃,不虞。坤下兑上之象,利其不自主而取之。
敌战计
无中生有:诳也,非诳也,实其所诳也。少阴、太阴、太阳。
暗渡陈仓:示之以动,利其静而有主,“益动而巽”。
隔岸观火:阳乖序乱,阴以待逆。暴戾恣睢,其势自毙。顺以动豫,豫顺以动。
笑里藏刀:信而安之,阴以图之。备而后动,勿使有变。刚中柔外也。
李代桃僵:势必有损,损阴以益阳。
顺手牵羊:微隙在所必乘,微利在所必得。少阴,少阳。
攻战计
打草惊蛇:疑以叩实,察而后动。复者,阴之媒也。
借尸还魂:有用者,不可借;不能用者,求借。借不能用者而用之。匪我求童蒙,童蒙求我。
调虎离山:待天以困之,用人以诱之,往蹇来返。
欲擒姑纵:逼则反兵,走则减势。紧随勿迫,累其气力,消其斗志,散而后擒,兵不血刃。需,有孚,光。
抛砖引玉:类以诱之,击蒙也。
擒贼擒王:摧其坚,夺其魁,以解其体。龙战于野,其道穷也。
混战计
釜底抽薪:不敌其力,而消其势,兑下乾上之象。
混水摸鱼:乘其阴乱,利其弱而无主。随,以向晦入宴息。
金蝉脱壳:存其形,完其势;友不疑,敌不动。巽而止蛊。
关门捉贼:小敌困之。剥,不利有攸往。
远交近攻:形禁势格,利从近取,害以远隔。上火下泽。
假道伐虢:两大之间,敌胁以从,我假以势。困,有言不信。
并战计
偷梁换柱:频更其阵,抽其劲旅,待其自败,而后乘之。曳其轮也。
指桑骂槐:大凌小者,警以诱之。刚中而应,行险而顺。
假痴不癫:宁伪作不知不为,不伪作假知妄为。静不露机,云雷屯也。
上屋抽梯:假之以便,唆之使前,断其援应,陷之死地。遇毒,位不当也。
树上开花:借局布势,力小势大。鸿渐于陆,其羽可以为仪也。
反客为主:乘隙插足,扼其主机,渐之进也。
败战计
美人计:兵强者,攻其将;将智者,伐其情。将弱兵颓,其势自萎。利用御寇,顺相保也。
空城计:虚者虚之,疑中生疑。刚柔之际,奇而复奇。
反间计:疑中之疑。比之自内,不自失也。
苦肉计:人不自害,受害必真。假真真假,间以得行。童蒙之吉,顺以巽也。
连环计:将多兵众,不可以敌,使其自累,以杀其势。在师中吉,承天宠也。
走为上:全师避敌。左次无咎,未失常也。
二、三十六计的各计名称及排序
三十六计依次为金蝉脱壳、抛砖引玉、借刀杀人、以逸待劳、擒贼擒王、趁火打劫、关门捉贼、浑水摸鱼、打草惊蛇、瞒天过海、反间计、笑里藏刀、顺手牵羊、调虎离山、李代桃僵、指桑骂槐、隔岸观火、树上开花、暗渡陈仓、走为上、假痴不癫、欲擒故纵、釜底抽薪、空城计、苦肉计、远交近攻、反客为主、上屋抽梯、偷梁换柱、无中生有、美人计、借尸还魂、声东击西、围魏救赵、连环计、假道伐虢。
三、各计原文及解析
第十七计抛砖引玉
类以诱之①,击蒙也②。
【注释】
①类以诱之:出示某种类似的东西并去诱惑他。
②击蒙也:语出《易经.蒙》如。参前“借尸还魂”计注释④。击,撞击,打击。句意为:诱惑敌人,便可打击这种受我诱惑的愚蒙之人了。
【按语】
诱敌之法甚多,最妙之法,不在疑似之间,而在类同,以固其惑。以旌旗金鼓诱敌者,疑似也;以老弱粮草诱敌者,则类同也。如:楚伐绞,军其南门,屈瑕曰:“绞小而轻,轻则寡谋,请勿捍采樵者以诱之。”从之,绞人获利。明日绞人争出,驱楚役徙于山中。楚人坐守其北门,而伏诸山下,大败之,为城下之盟而还。又如孙膑减灶而诱杀庞涓。
【解析】
战争中,迷惑敌人的方法多种多样,最妙的方法不是用似是而非的方法,而是应用极相类似的方法,以假乱真。比如,用旋旗招展、鼓声震天来引诱敌人,属“疑似”法,往往难以奏效。而用老弱残兵或者遗弃粮食柴草之法诱敌,属“类同”法,这样做,容易迷惑敌人,可以收到效果,因为类同之法更容易造成敌人的错觉,使其判断失误。当然,使用此计,必须充分了解敌方将领的情况,包括他们的军事水平、心理素质、性格特征,这样才能让此计发挥效力。正如《百诫奇略.利战》中所说:“凡与敌战,其将愚而不知变,可诱以利,彼贪利而不知害,可设伏兵击之,其军可败。法曰‘利而诱之’。”庞涓就是因为骄矜自用,才中了孙膑减灶撤军之计,死于马陵道的。
第三十一计美人计
兵强者,攻其将;将智者,伐其情。将弱兵颓,其势自萎。利用御寇,顺相保也。
四、三十六计的具体分类及包含计名
第一套:胜战计瞒天过海、围魏救赵、借刀杀人、以逸待劳、趁火打劫、声东击西。
第二套:敌战计无中生有、暗度陈仓、隔岸观火、笑里藏刀、李代桃僵、顺手牵羊。
第三套:攻战计打草惊蛇、借尸还魂、调虎离山、欲擒故纵、抛砖引玉、擒贼擒王。
于是有心人采集群书,编撰成《三十六计》。但此书为何时何人所撰已难确考。内容介绍原书按计名排列,共分六套,即胜战计、敌战计、攻战计、混战计、并战计、败战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