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三国演义》与《三国志》的区别
体例方面:
《三国志》是史书,对三国历史进行较为客观的叙述。
《三国演义》是历史小说,是对三国历史的人为演绎,包含大量虚构内容。
成书时间方面:
《三国志》成书于西晋初年,距离三国很近,保证了史书的真实性。
《三国演义》成书于元末明初,掺入了大量民间传说。
承续关系方面:
陈寿写作《三国志》依靠多年收集的历史资料。
罗贯中撰写《三国演义》主要取材于《三国志》,《三国志》是《三国演义》的母体。
《三国演义》的成书历程
元末明初,罗贯中在陈寿《三国志》和裴松之注的基础上,吸收民间传说和话本、戏曲故事,写成《三国演义》。现存最早刊本是嘉靖元年(1522 年)刊刻的嘉靖本,题“晋平阳侯陈寿史传,后学罗本贯中编次”。
继嘉靖本之后,新刊本大量出现,它们都以嘉靖本为主,做了些插图、考证、评点和文字的增删、卷数和回目的整理等工作。
清康熙年间,毛纶、毛宗岗父子对嘉靖本《三国演义》作了一些修改,主要是整理回目,修正文辞,改换诗文等,内容没有大的改动。
两者性质、作者等方面的区别
性质不同:
《三国志》是史书。
《三国演义》是小说。
作者不同:
《三国志》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撰写。
三国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。
内容不同:
《三国志》记载三国时期的史料,六十五卷,包括《魏书》三十卷,《蜀书》十五卷,《吴书》二十卷,主要记载魏、蜀、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。
《三国演义》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,描写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。
文学体裁不同:
《三国志》是国别体。
《三国演义》是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。
创作年代不同:
《三国志》创作于 280 年 290 年(西晋时期)。
《三国演义》创作于元末明初洪武年间。
正史与小说的区别
很多人心中的英雄如关二哥、孔明先生等在正史与小说中的描写会有很大不同。《三国演义》“七分实,三分虚”,这“三分虚”对其影响很大,照实写整个作品就会大变味儿。
两者的联系
两个记述的都是三国时代发生的各种事情。《三国志》就事论事,真实记录当时的真实情况;《三国演义》是以个人对当时历史的认识和体会,按小说特有的叙事方式写出的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小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