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三国演义》的拍摄与制作
一、拍摄基地与取景
《三国演义》剧组在涿州搭建了当时中国最大的两个摄影棚基地,每个棚面积达 1200 平方米。
同时在无锡的“三国城”以及同期为电视剧《唐明皇》而建的“唐城”进行拍摄。
拍摄期间,五个剧组辗转河北、内蒙古、四川、宁夏、甘肃、青海、西藏、江苏、湖北、云南等十余个省、市、自治区取景。
二、创作与改编
1989 年 7 月,王扶林被任命为总导演,1990 年 6 月“三国”领导小组正式成立,8 月召开剧本创作会议并成立编剧组。
剧组达成共识:充分尊重原作《三国演义》,以《三国志》中有价值的史料为参考,将 120 回章回小说改编成 80 集剧本(最终剪辑成 84 集),由群雄逐鹿、赤壁大战、三足鼎立、南征北战、三分归晋五部分框架组成。
截至 1990 年 12 月 15 日,累计完成文学剧本中的 76 集,不久初稿全部完成。领导小组组织剧本讨论小组反复讨论,数次易稿后定稿。编剧们与主创人员同时进驻、工作,修改剧本与开机拍摄交叉进行。
三、制作模式
《三国演义》采取“总导演掌握基调、统一风格——五位导演负责具体拍摄——总导演负责后期制作”的模式。
1991 年 3 月正式开拍,近三年后于 1994 年 1 月拍摄完毕,10 月正式首播。
四、拍摄地点与影视基地
拍摄地点主要在无锡三国城、横店影视城。
无锡三国城位于江苏省无锡市太湖畔,是国家首批 AAAAA 级旅游景区,1987 年始建,是中国首创的全沉浸式影视拍摄和旅游基地。
每年吸引成百上千个摄制组拍摄 1000 部集以上电视剧和电影,吸引超过 300 万人次游客,知名度日益提高,被誉为“东方好莱坞”。
三国城坐落在军嶂山麓、太湖之滨,中央电视台为拍摄《三国演义》兴建,占地三十五公顷,是以影视制作为主、兼顾旅游功能的双栖城。
城内建造了“吴王宫”“甘露寺”“曹营水寨”“七星坛”“烽火台”“辕门”等大型汉代风格景点,配套二十多条古战船。“三国”剧组在此拍摄了“刘备招亲”“火烧赤壁”“草船借箭”“诸葛亮祭风”等重头戏,还增添了“桃园三结义”场景、竞技场、八卦阵等,开发了草船借箭等参与项目。
五、剧集评价
表演精湛人物生动:在人物塑造方面卓有成就,各类人物立场分明、爱憎清楚,主要角色个性生动、色彩鲜明,如曹操、刘备等,演员精彩创造使主要人物更真实可信、栩栩如生。
艺术成就高历史感强:制作精良,构思独特,文化气息渗透力强,追求豪放、雄健、古拙、悲壮的艺术风格,与东汉、三国时代美学风貌一致。对白采用原著浅显文言,保留精炼、生动、传神特点,音乐古朴、典雅、凝重,歌词蕴藉、典雅,美术等各方面都在原著“电视化”方面作出努力,增添历史厚重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