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三国演义》与正史的区别》
一、事件差异
桃园三结义:史书中未提及,只说关羽、张飞以兄事刘备,情同兄弟。
温酒斩华雄:历史上是孙坚斩华雄,而非关羽。
吕布与丁原:丁原当时为并州刺史,非荆州刺史,吕布在其帐下为主簿,非武夫。
诸葛亮骂死王朗:正史中王朗作为曹魏重臣无率军出征记录,二人不会阵前相见。
火烧上方谷:演义中此役使司马懿险些丧命,正史仅记载蜀军败魏军于卤城,司马懿身还包营。
过五关斩六将:虚构情节,关羽只斩颜良,未诛文丑。
三气周瑜:史书中周瑜并非气量狭小,赤壁之战靠其谋略取胜,孔明借东风等皆非史实,周瑜死因也非被气死。
怀刀刺董卓:行刺者非曹操,而是何颙、荀攸等文士策划,后事泄被捕。
单刀赴会:实为鲁肃会关羽,非关羽会鲁肃。
水淹七军:乃天灾,非刻意为之。
二、人物形象差异
周瑜:《三国志》中周瑜才学出众,胸襟广阔,气度宽宏,老将程普曾被其折服。而《三国演义》中周瑜成了心胸狭窄、忌妒诸葛亮的“小气鬼”,“三气周瑜”毫无历史根据,周瑜最后病逝于出征途中。
三、体例与成书时间差异
体例:《三国志》是史书,客观叙述三国历史;《三国演义》是历史小说,人为演绎三国历史,加入大量虚构内容。
成书时间:《三国志》成书于西晋初年,距离三国近,真实性高;《三国演义》成书于元末明初,掺入大量民间传说。
承续关系:陈寿作《三国志》靠多年收集历史资料,罗贯中写《三国演义》主要取材于《三国志》,《三国志》是《三国演义》的母体。
四、史书类别差异
正史:如《三国志》,为晋朝陈寿所写,记载三国历史,写实,是二十四史之一,史学价值高。
野史:如《春秋》《吕氏春秋》《资治通鉴》等,非官方编纂,与正史内容不完全吻合。
《三国演义》:明朝罗贯中所著,在《三国志》基础上改编,文学价值高,不能算史书,只能算小说。
关于三国时期的正史除《三国志》外,《资治通鉴》上也有记载。正史多为文言文,白话版虽能看懂但难领会深意,且史官所写史书不实之处难免,但史学界以正史为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