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三国演义》中的经典计谋
一、草船借箭
诸葛亮巧妙利用敌人情报和天气变化,用草船吸引敌军弓箭,轻松获取大量箭矢。此计体现其智谋与胆识,展现他对局势的精准把握。
二、借刀杀人
在三国中广泛运用,如曹操离间马超和韩遂,削弱对方势力;吕布也曾借此计对付董卓。需巧妙利用他人矛盾与弱点,以达己目的。
三、空城计
心理战术,通过展现己方虚弱迷惑敌人,制造城中有备假象。诸葛亮在西城成功运用,凭借高超智慧和镇定气度,大开城门,安排士兵打扫,自己悠闲弹琴,让司马懿不敢进攻。此计成功得益于对敌人心理的准确把握和自身气质的展现。
四、赤壁之战中的连环计
此计为赤壁之战胜利关键之一。庞统献连环计,看似让曹兵在船上如履平地,实则遇紧急情况(如火攻)变成大患。曹操及其谋士未察觉,终遭火攻。
五、赤壁之战中的反间计——蒋干盗书
太著名,过程无需多言。整个实施过程需除蒋干外所有在场人员默契配合,稍有疏忽便露破绽,其演出复杂程度足以入选十大计谋。
六、计杀魏延
孔明料到自己死后魏延必反,蜀国无人能敌,遂授密计于马岱。孔明死后,魏延造反并拉马岱入伙,马岱假意迎合骗得魏延信任后将其斩落。此计体现在敌人阵营安插自己人制敌的有效性。
七、安居平五路
曹操联合四路人马进攻蜀国,孔明仅派几股疑兵、写几封书信,未与敌军真正交手就退去五路大军。充分说明了解敌人才能出奇制胜。
八、郭嘉遗计定辽东
曹操兵屯易州逼辽东,袁熙、袁尚投靠公孙康。曹营众将劝曹操出兵,曹操按兵不动,后公孙康带二袁首级投降。此计妙在“不动”,表面“无为”实则“无不为”,不战而屈人之兵,体现“不战而屈人之兵”的最好境界。
九、曹操抹书间韩遂
对阵曹操与马超、韩遂,马超武艺超群使曹军狼狈。曹操给韩遂写信涂掉“紧要处”,被马超看见引起怀疑,曹操又用小手段加深其疑心,致马超和韩遂反目成仇,曹操坐收渔利。此计说明一封书信可胜过千军万马。
十、孙权遗书退阿瞒
曹操进攻东吴,对峙长江两岸,曹军大营进水兵卒叫苦。孙权送书信指责曹操“妄动干戈,残虐生灵”,暗示江水已涨若不退兵将有危险,曹操读完大笑即刻退兵。孙权此计既不失尊严又不费一兵一卒退掉曹兵,里子面子皆得保全。
十一、王允巧使连环计
董卓把持朝政,上下怨声载道,司徒王允巧施连环计,让貂蝉离间董卓吕布,使其父子火并,最后王允、吕布联手杀董卓,使汉朝天下暂得安宁。此计为政治计谋,利用人性弱点达到目的。
十二、周瑜假书赚蒋干
赤壁之战前,周瑜利用蒋干盗书,使曹操错杀蔡瑁张允水军两都督,为东吴除去后患,为赤壁之战胜利奠定基础。此计需巧妙布局,利用对方弱点达到目的。
十三、周瑜导演苦肉计
蒋干说周瑜后,曹操杀蔡瑁张允,周瑜与黄盖演出苦肉计。此计几乎瞒过东吴所有人,只有黄盖老友阚泽与孔明清楚,最终曹操中计,为火烧曹船立下汗马功劳。此计需演员默契配合,以假乱真。
十四、诸葛亮计激周瑜
为促成孙刘联合抗曹,诸葛亮用计激周瑜,使其坚定抗曹决心。此计需洞察对方心理,以恰当方式激发对方情绪,达到自己的目的。
十五、司马懿忍辱取胜
三国后期,司马懿在面对各种困境时,展现出忍辱负重的品质,最终取得胜利。此计需具备极高的忍耐力和长远的眼光,等待时机成熟再一举成功。
十六、吕蒙攻心胜关羽
吕蒙采取攻心策略,对关羽进行心理攻击,最终成功夺取荆州。此计需了解对方心理弱点,以温和或巧妙的方式瓦解对方防线。
十七、陆逊火烧蜀连营
陆逊利用刘备急于报仇的心理,采取火攻战术,烧毁蜀连营,取得重大胜利。此计需准确把握对方心理和时机,以出其不意的方式攻击对方。
十八、羊祜怀柔服陆抗
三国后期,羊祜采取怀柔政策,使陆抗心悦诚服,避免了不必要的战争。此计需以温和、包容的方式处理与对手的关系,达到和平共处的目的。
十九、邓艾奇兵度阴平
邓艾率领奇兵偷渡阴平,出其不意地直逼成都,为蜀国的灭亡埋下伏笔。此计需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果断的决策能力,抓住对方防守漏洞,以奇制胜。
二十、司马昭一石三鸟
司马昭巧妙运用计谋,一石三鸟,达到多个目的。此计需具备全面的思考能力和高超的谋略,在复杂的局势中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。